close
前年翻到paul haggis的"衝擊效應"(CRASH)
當時滿感動的,劇情整個串連得很好
haggis敘述故事的功力一流,劇本寫得好
親自下海執導,整個手法也不容小覤
他比一般美國導演多了細膩的情感
很多小細節的處理,都絲絲入扣
難怪珊卓布拉克等大明星都願意只軋一點戲份
只不過"衝擊效應"的主題是美國種族歧視的問題
當時滿感動的,劇情整個串連得很好
haggis敘述故事的功力一流,劇本寫得好
親自下海執導,整個手法也不容小覤
他比一般美國導演多了細膩的情感
很多小細節的處理,都絲絲入扣
難怪珊卓布拉克等大明星都願意只軋一點戲份
只不過"衝擊效應"的主題是美國種族歧視的問題
比較容易產生文化隔閡,而且複雜的劇情
據老公說有滿多地方都有看沒有很懂
在看的時候要多用點心才行
不是屬於娛樂性高的電影
當年正好這部片尬上李安的"斷背山"
搶到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獎
讓李安中箭落馬,一堆華人也扼腕
但是,說句有點"不愛國"的實話.........
李安最大的優點就是情感細膩,在國際導演中屬少見
他處理感情戲的手法一流,也能抓到情感的核心
可是他有個最大的毛病,一直都改不掉
那就是太會拖戲了 >"<
老實說,"斷背山"雖然犯了老美的大忌
顛覆了他們整個牛仔的英雄形象(牛仔是拓荒時期的英雄)
但前半段的劇情舖陳和手法都不錯,算扣人心弦
(雖然那位天兵翻譯把字幕翻壞了,李安生氣,我也不爽 :P)
唯獨男主角死後,他男友到他家拜訪
看到襯衫之後的那半個多小時都嫌多餘
整個拖戲拖得很嚴重,把結局交代得太清楚
讓人少了想像空間,完全只有歹戲拖棚的感覺
而且片長拉到兩個半小時,實在太牽強
因為劇情應該在將近兩個小時的時候見好就收
後面再拖下去只會讓人覺得不耐煩
難怪看過的很多人都說最後那半小時在演什麼都有點忘了
今年,李安再度以"色戒"撼動國際影壇
雖然我到現在只看過片段,但是又看到了李安的老毛病
整部片拖到三個小時太可怕,沈悶又冗長
印象中十幾年前看過史帝芬史匹柏的"辛德勒名單"
片長超過三個半小時,可是我在戲院看的時候
連要去尿尿都是倒著走,眼光就是捨不得離開螢幕
深怕一眨眼就會錯過什麼,劇情整個連貫得太棒
扣人心弦到令人著迷的地步,在震撼、感動與心痛中交錯
那樣的舖陳才是經典好片,不會給人看到不耐煩的感覺
明年的奧斯卡,偏偏李安又遇上了宿敵paul haggis
因為haggis的新片"震撼效應"(IN THE VALLEY OF ELAH),才剛到我手上
看完之後,真的就只有"震撼"二字可以形容
haggis不愧為知名編劇,功力不在話下
整部劇本完全抓住人性與感情,敘述戰爭的無情與殘酷
美國政府自認為是國際間的big brother,凡事都要干預
人家兩伊戰爭打很久,美國偏要發兵去參一腳
害得許多年輕男女被派上前線,離鄉背井被洗腦說是為國效命
其實是去白白送死,美國人民完全不認為這是愛國之舉
阿兵哥回鄉之後,又沒有受到妥善的心理與社會輔導
造成許多阿兵哥因為適應不良而自殺或沈淪墮落
haggis能把聖經撒母耳記中,大衛對抗巨人葛利亞的故事
衍生成這個諷世諷刺戰爭人性震撼人心的電影
讓人不禁對他佩服至極,尤其兩個多小時的片長剛剛好
沒有哪一段會讓人嫌多餘,而且少了哪一段都會顯得不夠
這次他放棄了CRASH那種複雜交錯的串連式劇情
改以單一條線的枝節來敘述兩個人的故事
湯米李瓊斯和蘇珊莎蘭登飾演的夫妻、莎莉賽隆飾演的單親媽媽警探
影帝影后的結合,連眼神都會說話,看得讓人揪心
比起CRASH,這才是無可挑剔的經典啊!!
而且戰爭的主題是不分文化的,全世界都能產生共鳴
完了!! 明年的奧斯卡,李安恐怕又要中箭落馬
也許又要敗在paul haggis的手下
雖然我很想愛國,也很欣賞李安的細膩感情和誠懇的態度
可是有很多現實要面對,李安是有許多缺點的
華人不能再有選擇地只聽正面的聲音,忽略負面的影評
"色,戒"炒新聞的話題的是露骨大膽的床戲
整個氣氛沈悶,冗長令人興趣缺缺,國際票房堪慮
如果我此生有幸遇上李安本人,一定要發表個人的淺見
讓他聽聽自己的同胞也有不同的聲音,也許他該面對現實有所改進
因為paul haggis給人看到他的進步,他創作了一部幾近完美的商業片
全站熱搜